下面引用由OB win在 2002/05/29 08:32:43 發表的內容:
以個人的經驗而言,隨沉魚訊的掌控就如同魚紳所說的,舉凡福壽.呆呆.日鯽.....和其他的魚種都會有隨沉魚訊.這情形的產生百分之50以上皆可歸於釣者本身去控制,但如將魚誘飄再作釣其殺傷力是很驚人的.相反的釣者本身對浮標的掌控失當時,不是空槍頻頻就是常勾到魚體,導致於越釣越散, 而浮標個人感覺不管調靈調鈍一旦入水至空勾基準點時(餌還在下沉中)會有一短暫的"盲點",在此範圍內的隨沉魚訊打空槍的機率較高,如要克服此盲點我想把分段式咬鉛溪哥釣法會改善許多.然而釣深場和淺場落差太大時又不甚理想. 隨沉魚訊常打空槍在試過各種方法依舊打空槍時,拋出釣組待浮標站立後將釣竿慢慢往外推.這樣打空槍的機會較少,同樣的用此法魚在半空中吃著跑時釣者作合也較不易斷線. 備註;拋出釣組在浮標未站到作釣目數時最好不要扯動(緊繃)到母線否輒鉛至子線下沉到底時的"盲點"又會空槍頻頻 各位前輩高人以上分稀,如有錯誤不要x我(還在學釣魚的)
下面引用由運鍋在 2002/05/29 08:33:15 發表的內容:
阿win兄所言之抓隨沉方式,小弟近日也要找個魚嘴較好的時機,好好去苦練一下...努力目標鎖定破200......
有關"子線盲點"的問題,子線的長短應是影響最大了;不曉得阿Win兄對隨沉魚訊為主的釣法,子線長短是如何拿捏?改用溪釣浮標的可行性如何?
下面引用由OB win在 2002/05/29 08:33:45 發表的內容:
子線長短的取捨得依浮標吃鉛重量去考量,在使用輕鉛浮標時子線可用長子線,重鉛輒相反,因為鉛垂在入水時與子線是呈"ˇ"字形下沉而當浮標top尾沉至調校目數時,子線會似鐘擺般下沉就定位(人為的"放"釣組入水或餌重超過鉛重不在此限)一般而言餌的重量很少會比浮標吃鉛重,過重的餌,線的緊繃度越高水中窩線越少而浮標對微弱訊號的偵測越敏感但釣者本身還是得注意一點''平衡點''的掌控"過猶不及","適得其反"人.物(目標).地.餌.的適當搭配才能事半功倍
下面引用由David在 2002/05/29 08:34:53 發表的內容:
捉隨沉魚訊,最好先知道每一釣餌重之目數,浮標站立鉛到定位時浮標浮水之目數,再依頓點〔魚訊〕發生時,浮標進行中沉水目數來判斷魚大約離水底多高及就餌時鉛是否已到定位,更為分段鉛應調至多高之判斷參數,通常較困擾的問題是鉛未到定位魚即就餌,但該種魚訊常難以判斷,故以分段鉛方式對付之,分段鉛除餌料落水較活潑外,亦提早使鉛到達定位,讓浮標提早發揮判讀作用〔鉛到定位時頓點較明顯,因浮標之浮力已被鉛重抵銷〕,以上是小弟捉隨沉魚訊之方式,拙見提供各位大大參酌,更請各位大大不吝指正。不過小弟還是喜歡把魚留在水底釣隨沉魚訊,魚訊判斷上較準確,魚體一般也比較大
下面引用由運鍋在 2002/05/29 08:35:28 發表的內容:
OB win 與 David 兄所提的內容,「深度」真的很夠,能”正確抓住”隨沉魚訊的人,相信功力必定倍增;二位大大能說出此”不傳之秘”來,無私的精神令人敬佩。
個人認為,所謂"隨沉魚訊",指在餌料觸底躺平前,即被"魚群發現並搶食"者皆屬之,從餌料入水到「釣目」(如1目)就定位後1~2秒內出現的,都應屬之。能控制其愈晚出現的話,會愈好釣。
週六在劉家池夜釣,OB win 一邊釣、一邊分神教我和峰仔兄訣竅,魚穫仍超過20斤以上(都快提不起來了),可見隨沉魚訊的殺傷力有多強……
鑒於此,個人週日11點繼續到劉家池報到,趁記憶尤新、苦練OB win 所傳秘技。雖雷雨交加,冷風入境,大傘為風所毀,仍無悔意,勤奮練習……終於有一點點感覺了……光”尖嘴魚”(非海鰱)就拉了快20條(回家正好煎一盤),甚至還出現一條土鯽一條尖嘴的”二個頭”……原來此法連尖嘴都難逃毒手……也因為揚竿頻繁,造成錯覺,傍晚收工雖走馬路、刻意繞過鴨寮區到停車位,仍被老伯發現,追出來檢查魚穫……還好沒超過10斤,未被列入黑名單,也未對老伯造成重大打擊……善哉!
其實,能「正確抓住」隨沉魚訊,”知道”與”會”是二回事,實釣經驗才是關鍵……我想,今年又有努力目標了。
本文引自:http://www.tujiclub.com/Dvbbs/dispbbs.asp?BoardID=10&ID=749&replyID=&skin=1
標註[轉載]文章皆由各處網路資源轉載而來,非本人撰寫,為本人自行留檔參考用;也就是說不管你贊不贊同這篇文章,那是老子怕該文日久亡佚,留檔給自己以後看的,並不是推廣該釣法,所以要討論OK,要筆戰就免了,除非你是我認識的朋友...。老子直接承認你比較會釣,你的釣法比較好,你的理論比較對,不必來跟我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