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竿調性區分~
調性區分要看設計時竿子下彎曲支點在何處:
把釣竿分十等份/竿子下刀彎曲支點在三分處叫先調子。
把釣竿分十等份/竿子下刀彎曲支點在四分處叫本調子。
把釣竿分十等份/竿子下刀彎曲支點在五分處叫胴調子。
沒有變調竿,竿子不可能變調性,不可能從先調子變成本調子,不可能還有二次變調三次變調。別因為中魚時因為魚體大小不同,釣竿受力不同而產生支點的變化,這情行呆蛙的論調叫株理論,洗馬路並無特別強調這種支點的變化,如果有變調竿。依日本行銷手段不可能不大做廣告。
~裝備~
座台:放一切釣具的木、鋁不鏽鋼製平台。
竿掛:架釣竿的竿架同萬力一並使用。
萬力:分兩部份,前叫二叉後叫萬力(細分弓與枕),差入竿掛用萬力夾在座台橫木架釣竿用。
玉柄:撈魚的把柄。
玉枠:網框,玉粹插入玉柄成為撈網。
玉置:夾在座台橫木上,放置玉柄好解開玉柄裡的魚隻。
子線尺:綁子線時用,子線距離不會跑掉。
子線盒:放置子線的盒子(輕量化燒桐木)。
浮標盒:放置不同用途的浮標。
鮒釣因為道具多所以裝備講求輕量化,如此放置釣袋內才不會很重增加負擔。
~釣法~
淺宙兩浪狗(兩團餌):魚餌不觸底,釣棚一米以上至30cm的釣法。
正宙兩浪狗(兩團餌):魚餌不觸底,釣棚一米以下至三米釣法。
深宙兩浪狗(兩團餌):魚餌不觸底,釣棚三米以下。
竿天井:不論竿長,浮標位置於穗先頭30cm左右。
set:上勾為團餌(八拉客)集魚用,下勾為食餌(感嘆、一發、姑路電、海帶泥等食餌),魚吸食誘餌不慎吸到下勾中魚。
兩soko(底釣):兩團餌觸底。
底釣段差:原理與set一樣,下勾食餌觸底。
當春天來時/因為季節不穩定,鯽魚因水溫的變化很大所以會在底部或水深地方進食,這時大多用底釣或是深宙set去釣他。
進入夏季時/水溫高鯽魚活性大,它會游向淺水區,而且它們開使對麩系的餌料有興趣,到了炎夏時兩團餌會很難釣到魚,魚隻開始澀口,這時用海帶泥兩團餌,發揮海帶泥黏稠滑溜的特色來降低打空槍的頻率。
季節轉秋時/魚活動力稍減,兩團餌又摧不動,set組合式釣法又開始發揮功能,到了冬季魚都滯伏底部,兩soko底釣就很輕鬆的應對。
嚴冬來/魚嘴張不開就只剩唯一絕招底釣段差,如果連底釣段差都技窮時,那今年不是個釣魚天,早些回家喝杯熱茶取取暖。
鯽魚的釣法就是如此春夏秋冬,由深至淺由淺至深的不斷循環。當季節不穩定魚吃不住餌時,下一種季節的釣法卻可以很容易的釣到魚,也因如此變化多端的誘魚技術,才可讓你一整年享受釣魚樂趣,釣袋中的魚竿永不夠用,浮標盒裡的浮標就是少那麼一支,因應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竿長與不同的釣組與長短浮標。
~餌類運用~
淺宙用餌大多用一本淺麩、輕麩、特s類魚餌。
深宙大多用史一米、底趴啦、新B、粒戰類魚餌。
底釣大多用史一米、底趴啦、底釣冬、底釣夏、粒戰等較重的魚餌。
每位釣友的餌料配方大至上很雷同,差別是在軟黏應騷輕重,找一種調整後自己最喜歡的手感,只要能騙到魚就可以。
這幾種釣法以底釣最基本,set次之,宙釣困難度最高,也因難度最高所以也是最有趣的釣法。餌料太黏沒化度集魚效果差,餌料太騷化度快魚無法集中,餌料太重浮標滅頂,餌料太輕魚越釣越上浮,亂撞魚線,有時要黏有時要鬆,視當天魚吃餌的狀況調整。鮒釣好玩之處就在此處。
~孔雀製作~
孔雀材質是所有標中最穩定的素材,在氣溫變化熱漲冷縮中變化最小,可達半黑目之精準,孔雀標可分一本取、兩枚合,不建議四枚合(吃膠太多)…如果有成形器來抽縮孔雀羽根那效果更加圓融,以7cm5.5mm段差底釣標作說明,材料如下 :
12 cm卡碰TOP,7cm長圓徑5.5mm孔雀羽根,6.5cm卡碰標腳。
12 cm卡碰TOP 差入孔雀1 cm,6.5cm卡碰標腳差入孔雀1.5 cm。
完成時全長11 cm TOP、7cm標體、5 cm標腳,TOP漆11目(紅、綠、橙、綠、紅、綠、橙、綠、紅、綠、橙) 上目越大到肩張部份越細目的標準底釣標,孔雀羽根上方兩刀成十字做用肩張收TOP部份,孔雀羽根下方一刀成一字做用標腳黏合部份,用水砂紙磨肩張與標腳時要細心平均磨平,如此套接肩張與標腳接標頭標腳才不會變形,中心點才抓的準,旋轉起來才不會歪,當肩張與標腳磨好要接標頭標腳時,千萬不要用快乾膠黏合,快乾膠會吃孔雀仁且膠會吃太多,二作合時間太快可能黏歪,用環氧樹脂來黏合,用綿線沾白膠旋轉固定標頭標腳,等待一天等環氧樹脂全乾時再加一點快乾膠補強,在環氧樹脂乾的之間就可以較正中心點,在此不介紹漆料塗裝,只要能防水越薄越好,一支製作完美的好標它的平衡點通常都在三分之一處,也就是第九目,通常我們用來調九(紅目)釣九或釣十目,如何知道浮標它的平衡點呢?可以用剪鉛法測試,當每隻浮標到手要做平衡點測試,在浮標下方綁線加鉛片,讓TOP平水平面,平均每次剪一小片讓它每次上升一目,當剪到第八第九目時它會忽然上升較大的目數,這點就是調整點,也為何要釣九目,因為九目的訊號反應較大。
現在不做浮標了,除對孔雀管內的白仁會過敏外,做的不美麗也不夠敏感。
[ 本帖最後由 高野閒雲 於 2007-3-29 21:51 編輯 ]
本文引自:http://bbs.unitedfishingnet.com/viewthread.php?tid=3691
標註[轉載]文章皆由各處網路資源轉載而來,非本人撰寫,為本人自行留檔參考用;也就是說不管你贊不贊同這篇文章,那是老子怕該文日久亡佚,留檔給自己以後看的,並不是推廣該釣法,所以要討論OK,要筆戰就免了,除非你是我認識的朋友...。老子直接承認你比較會釣,你的釣法比較好,你的理論比較對,不必來跟我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